錯誤的發燒處理方式與觀念----

使用酒精幫小孩擦澡 ---引發血管收縮不易散熱,越燒越高

讓小孩躺冰枕 ---代謝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患者可能引發代謝機制崩潰或心肺衰竭。

打點滴 ---對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無退燒效果,只能增加水分。

用阿斯匹靈幫小孩退燒---兒童使用可能傷害肝臟和腦部,阿斯匹靈不可用於18歲以下兒童退燒。

發燒會把腦子燒壞 ---41度以下的發燒不會傷害腦神經,腦膜炎等疾病才會造成傷害,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ㄧ。

資料來源:兒童醫學會、黃富源醫師、呂俊毅醫師、張鑾英醫師

小孩突然發高燒怎麼辦?馬偕醫院副院長、小兒科醫師黃富源表示,人體因病毒、細菌感染,
引發感冒等疾病時,會有發燒的症狀,這時四肢血管會收縮,如果用冰敷、全身擦酒精方式幫
小孩退燒,會讓四肢的血管更加收縮,對退燒沒有幫助。

他表示,感染疾病引發的發燒,應該用退燒藥退燒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同時也應就醫由醫師
找出導致發燒症狀的原因,針對原因加以治療,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小孩燒退了,疾病就會好。

台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小孩發燒是疾病表現出的症狀,發燒通常是
人體發炎反應的一部分,就是人對疾病的一種防禦機制。

有研究指出,人體體溫高對疾病的恢復較有幫助,例如出水痘的患者,不退燒的病患比起服用退
燒藥的患者,恢復得較快。因此,呂俊毅提醒,家長面對小孩發燒,不要太過焦慮,但仍應帶小
孩就醫,由醫師診斷導致發燒的疾病是什麼,因為引發發燒的腦膜炎、病毒感染等疾病,不治療
是不會痊癒的。

小孩發燒就醫前,該如何在家中初步處理?呂俊毅表示,小孩剛開始發燒的階段,身體正在發炎,
會誤以為38、39度才是正常體溫,不像健康人會把體溫調節在39度,因此千萬不要在這個階段用
冰枕、冰塊幫小孩退燒降體溫,不然小孩反而會覺得很冷很不舒服。

他指出,如果發燒到39至40度,應該注意散熱。傳統偏方認為要讓小孩穿很多衣服,用悶熱、
悶汗的方式來退燒也不正確,燒起來就不應讓小孩穿太多衣服,應該散熱。

台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表示,小孩發燒的原因很多,施打疫苗是原因之一,
打三合一疫苗的小孩,約有3至6成會在接種後發燒,五合一疫苗則有1至3成小孩接種後發燒,
發燒通常發生在施打數小時到24小時後。

醫師會預先在小孩打疫苗時開給退燒藥,若時間點吻合,家長可給小孩服退燒藥退燒,但如果
打三合一疫苗48小時後才發燒,家長就應該注意小孩發燒不是因為接種疫苗,應該就醫讓醫師
找出原因,而非自行退燒。但疫苗接種後發燒的時間也有不同,張鑾英表示,水痘、麻疹、德
國麻疹疫苗接種後7至14天,才會發生發燒。

感冒與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感冒併發症,還有尿道感染、腸胃炎、自體免疫疾病、腫瘤、
嚴重的敗血症等疾病,都可能讓小孩發燒。張鑾英表示,這些疾病表現出的發燒只是症狀,家
長千萬不要自行幫小孩退燒,應該就醫找出發燒的原因,以免延誤治療。

不過,醫師表示,小孩發燒也可能因為中暑、衣服穿太多,而不是病毒細菌感染等發炎性疾病。
如果發燒是因為中暑或衣服穿太多,這種高體溫對人體沒有幫助,隨時可以退燒,此時可以用
冰枕、散熱貼片等物理退燒法來幫助小孩退燒。

肛溫逾38.5度 就算發燒

體溫幾度才算發燒?台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表示,發燒是指肛溫有兩次在
攝氏38度以上,或1次超過38度5。肛溫的測量方式,是使用水銀溫度計插入肛門,約1到2分鐘,
溫度計前方可先塗抹凡士林,幫助潤滑插入肛門。

張鑾英表示,家庭常用且較方便的耳溫槍量出的耳溫,比肛溫多0.2到0.3度,但如果耳溫槍長期
使用未校正,量出的溫度可能會少0.5到1度。因此,使用耳溫槍時,可同時量耳溫與肛溫做校正,
將兩者的溫度差距記錄下來,供往後使用耳溫槍參考。腋溫、用貼片溫度計量額溫都不準確,
她不建議使用。


【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rry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